1、干化脫水技術
干化脫水技術根據加熱方式和熱能來源的不同,可分為對撞流干燥、紅外輻射干燥、間壁干燥、過熱蒸汽干燥、流化干燥等,是一種能夠有效利用熱能快速蒸發掉污泥中水分的處理工藝,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流化床干化。
干化脫水技術的缺點在于對操作技術和管理技術有較高要求,運行費用高,資金投資大。優點在于穩定、安全、易控制、占地少,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不易爆難燃,不易產生沼氣,污泥不易粘結、性狀穩定,干化后污泥體積減小很多,含水率低于10%。適用于集中處理多個中小型污水處理廠污泥,還有那些土地緊張的大型污水處理廠。
2、Huber SRT工藝
Huber SRT工藝系統一方面利用太陽能,另一方面回收來自污水處理廠的熱能。該系統的面積占用率低,經處理后的污泥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的含固率,干化污泥呈顆粒狀。其主要特點是污泥通過吸收太陽光線的熱能實現干化,而當太陽光線不足時,可以通過熱力泵代替太陽光來提供污泥干化所需熱能。
該熱力泵通過回收污水處理廠的污水中的熱量來獲取加熱空氣,從而保證一年內的污泥干化效果維持在恒定水平,其處理結果可以達到90%含固率。該污泥處理系統可真正實現污泥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和資源化,已通過國家建設部的專家論證,開創了我國利用新能源處理處置污泥的新紀元。
可廣泛用于市政、化工、冶金、電力、煤炭等多種行業的污泥處理處置。整個過程無污染而且環保,可以做到把污泥水分從80%降到30%左右,使污泥體積縮小為原來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可處理每天500到2000噸不等量的污泥,蒸發1T水每小時耗電量僅為60-80kw。干化處理后可用于農業堆肥、制磚、燃煤。遠程監控方便快捷,實現了資源可持續,處理了環境難題。
3、水熱技術
污泥的水熱處理技術其原理是污泥的微生物在加熱的過程中出現微生物細胞破裂、絮體解散,這樣一來就導致污泥中有機物出現水解的現象。有機物的水解降低了黏性物質的束縛,同時也降低了污泥的黏度,導致污泥顆粒更容易與水分子發生分離,從而有效地降低脫水污泥的含水率。
這種方法將高含水率的污泥(如含水率80-99.5%)直接降至含水率50%以下。污水處理廠的原污泥(含水率99.2%左右)或經濃縮的污泥(含水率95-98%),通過水熱工藝深度脫水,可以避免污泥二次脫水,大為節省設備投資、運輸費用和再處理成本。適用以下類型的污泥:a)經過初步脫水的污泥(含水率80-85%);b)經過濃縮處理的污泥(含水率95-97%);c)未經處理的原污泥(含水率98-99.5%)。
整個系統自動化程度高,PLC全程自動控制,流水線生產。比較其他高脫水率的方式,如干化、機械脫水,化學改性+特種壓濾的常溫脫水工藝,是處理成本更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