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脫水機的意義是由于污泥經濃縮或消化之后,仍呈液體流動狀態,體積還很大,無法進行運輸和處置,為了進一步降低含水率,使污泥含水率盡可能的低,必須對污泥進行脫水,以減少污泥體積和便于運輸。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大致有:物化污泥、生化污泥、物化生化混合污泥等三種。
各種污泥對脫水機的適應有一定的不同,國內污泥脫水機的常用機型有:離心式、濾帶式、螺旋環牒式及板框式。沉淀污泥的脫水,絮凝劑的選用及配比操作很關鍵,絮凝效果好,污泥的脫水相對的順利。以下簡單介紹三種機型的實際使用情況,供甄選:
離心式:三種污泥均能適應,但耗能高、高轉速導致噪音大。
濾帶式:適應物化污泥,且濾餅含水率低,對混合污泥和生化污泥的適應性差,回流污泥多,反沖洗用水量大、能耗高,維修復雜。
螺旋環牒式:以日式樣機為代表的第一代脫水機國內已推廣應用了3-4年,缺點是產量偏低。